close

tumblr_lsp4rjsDqm1qku9iyo1_500 Rachel-McAdams-Irene-Adler-Sherlock-Holmes-A-Game-Of-Shadows1

美國演員:Gayle Hunnicutt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加拿大演員:瑞秋亞當斯

 

The-women-irene-adler-33522336-400-559 elem1-ia01

英國演員:Lara Pulver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英國演員:Natalie Dormer

 

     在我正式進入主題之前,想先問大家一個問題:「當我提到艾琳艾德勒時,會想到什麼?是退休的美國歌劇女伶?身手矯捷的女扒手?SM女王?或者是大反派莫里亞提教授?」事實上,以上所有選項都是艾琳艾德勒。

 

     從2009年英國導演蓋瑞奇(Guy Ritchie)再度把福爾摩斯搬上大螢幕,並請來因鋼鐵人一角迅速走紅的小勞勃道尼(Robert Downey Jr),以及正宗英國性感男星裘德洛(Jude Law)演出《福爾摩斯》,獲得票房佳績之後,在2011年,再出續集《福爾摩斯2:詭影遊戲》,同樣大獲成功。英國廣播公司BBC,更是搭上這股福爾摩斯熱,或又是大英帝國主義作祟(雖然作者是蘇格蘭人,又寫作主要都是在英國Southsea完成,兩地區之間的政治糾葛,也是可探討的話題之一),不甘屬於自己國家的偵探英雄,被美國籍的演員詮釋的如此大受好評,總之,他們在2010年於BBC one推出《新世紀福爾摩斯》,把19世紀末亞瑟柯南道爾筆下的福爾摩斯,搬至21世紀的現代倫敦,同樣的,該影集更是把這股"福氣"帶到最高點,劇中兩位男主角,班尼狄克康伯拜區(Benedict Cumberbatch)以及馬丁費里曼(Martin Freeman)的人氣瞬間爆增,BC在2013年就有5部大片上映,包括《闇黑無界:星際爭霸戰》、《危機解密》、《自由之心》、《八月心風暴》、以及《哈比人2:荒谷惡龍》,雖然有些不是主演,但驚人的人氣讓他從不為人知的小配角,晉升為好萊塢大片主角,完全是他的"福氣"導致。2012年,美國CBS也製作發行《基本演繹法》,同樣把福爾摩斯搬到現代,但不同的是,故事發生在紐約,而且華生是女的,由中國女星劉玉玲飾演,可能是BBC先推出的緣故,基本演繹法彷彿是山寨版一般,流通量沒有正版好,但是卻仍能掌握特定觀眾喜好。

    

     講到現在,你們是否發現,如果聊天話題中出現福爾摩斯,說得也都不外乎是上面出現過的人事物,但,有誰會注意"福氣"下的女性角色呈現呢?這的確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話題,也是很值得探討的問題,為什麼在如此男性霸權的偵探改編電影/影集中的一位女性角色,會產生這麼多截然不同的詮釋呢?這在電影改編史上,的確是史無前例的。所以這位偉大的女性角色到底是何方神聖?她叫做艾琳艾德勒(後稱艾琳),在世界著名的偵探系列小說福爾摩斯中,僅出現在56篇短篇中之一的《波希米亞醜聞》中,原角色設定其實是一位美國出生,在義大利歌劇院享負盛名的歌劇女伶,退休後居住在倫敦。該原著小說內容大致是:波希米亞國王偽裝前來來找福爾摩斯,請他找回一些足以威脅國家政治聯姻的緋聞照片,照片女主角當然就是艾琳,福爾摩斯首先用計誘使艾琳看向照片放置得地方,但在福爾摩斯得意洋洋,準備隔天再次前往艾琳家中時,發現他們早已人去樓空,只留下一封信和一張照片,表示艾琳在她不小心透露照片放置處時,她就知道她被騙了,於是她留下一張複印的照片好讓福爾摩斯給國王交差,並說明她和她的老公一起離開,十分幸福,雖然她不會拿這張照片做任何事,但是她仍需要用此保護自己,以防未來國王對她做出任何不利的事。

 

     解釋福爾摩斯是一個"男人味"很重的故事架構其實不難,因為顯而易見。不論是福爾摩斯的絕頂聰明與孤傲、還是華生與他之間的男性友誼、和雷斯垂探長的男性夥伴關係、甚至是與莫里亞提教授或其他殺人兇手之間的競爭較勁,理性、冷靜、勇氣、遠見、經驗、智慧、信任等等,完全的在稱頌男性與其霸權掌握,其中的女性角色通常不是受害者,就是無能為力的旁觀者(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房東哈德森太太),甚至是擁有心理疾病的罪犯,但是艾琳不是,對福爾摩斯來說,她是唯一一個贏過福爾摩斯的女人,以「那個女人」的身分存在這個將男性霸權發揮得淋漓盡致的大偵探內心。另外,從實質數據來說,到目前為止,福爾摩斯系列總共有18部改編電影,以及23齣改編影集,但其中提到艾琳艾德勒的,只有3部電影以及9部影集,這11個作品中,就有5個是發行在21世紀,於是這引起了我的興趣,這個女性特別在哪裡?為什麼有這麼多不同的呈現?到底這些不同演繹的象徵符號是什麼?其背後的文化歷史背景為何?是否代表21世紀電影對於女性呈現的態度改變,或仍是暗藏著好萊塢電影擅長塑造的女性負面形象?

 

     為了分析,以下選了五部著名電影/影集做為討論對象,並將之分為三類,以便探討不同時期背後的歷史背景與其女性呈現演變之關係:

第一類:19世紀末,福爾摩斯原著小說《波希米亞醜聞》;

第二類:20世紀末,1984年英國ITV發行的《夏洛克福爾摩斯冒險史》;

第三類:21世紀初,2009年蓋瑞奇導演的《福爾摩斯》、以及2011年續集《福爾摩斯2:詭影遊戲》、2010年BBC的《新世紀福爾摩斯》、以及2012年CBS的《基本演繹法》。

 

     sherlock-holmes-thomas-watson  

 

 

一、19世紀末,柯南道爾筆下的艾琳艾德勒

     在《波希米亞醜聞》的一開頭,就描述著艾琳對於福爾摩斯是一個絕對的存在:

    對福爾摩斯而言,她永遠是「那個女人」,我極少聽到他以其他名字稱呼她,在他眼中,她讓所有女性相形失色,並不是她對艾琳艾德勒懷有愛慕之情,因為那是一種他冷酷、精準,極度崇尚平衡的思緒所厭惡的情感,就我所見,他是全世界最完美的推理及觀察機器,一但陷入愛河,他便置入一個不利的狀況,每每提及這種溫柔的情感,他只有嘲弄與不屑,對觀察者而言,這種情感是有好處的,因為那是人類動機與行為的絕佳面紗,但對受過訓練的推理者而言,將這種情感帶進他細膩且精心調整的性情中,無疑是引進干擾因素,極有可能在他推理的結果投下懷疑,一個精準的儀器中摻入一粒塵沙,或是高度顯微鏡中出現一道裂痕,都不會比這種強烈情感更為干擾他的天性,然而卻有一個女人以一個曖昧的姿態存在在他的記憶中,那個女人便是已逝的艾琳艾德勒。註1

由華生的敘述可發現,艾琳的存在對福爾摩斯(男性特質)而言是個阻礙,與其他女性角色沒有兩樣,且在該篇故事的最後,作者更是再度把艾琳身體的公開特性私有化,將其放置在傳統婚姻中,在她嫁給英國內殿律師學院(Inner Temple)註2的Godfrey Norton後,她的身體自主以及女性意識似乎從此被所謂婚姻聖殿抹滅,但,真的是如此嗎?

    

      無論是柯南道爾寫作的年代,或是故事中福爾摩斯活耀的時期,都是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,碰巧的,是第一波女性主義蓬勃之時,萌芽於18世紀盧梭的天賦人權概念,以瑪莉吳爾史東克拉福特(Mary Wollstonecraft)的《為女權辯護》為該期女性運運的經典,她認為兩性應充分平等,包括公民權與政治權利,反對貴族特權,強調男女兩性在智力與能力上是沒有區別,並主張女性不該再受制於其身體或由身體所帶來的情感,將女性私有化的身體帶進公共領域,剛好與艾琳的形象不謀而合,如下述:

1. 艾琳原本的職業,是知名歌劇女伶,女演員職業讓她深諳公眾中生存之道;

2. 加上國王稱之她為「著名的交際花(the well-known adventuress)」顯示她以女性身分,讓女體成功進入公共領域,是一個在公共交流圈中,擁有超越普通親密關係而紊亂的存在,就連福爾摩斯在故事中第一次看到她時,嘆道:「那是一張所有男人可為其死的臉蛋。註3

3. 是她擅於操控她自身之的女體形象,故事最後她說明她如何識破福爾摩斯的計謀,就是藉由女扮男裝,最後那封信提到她的男裝打扮為「走動的服裝(Walking Clothes)」,如Joseph Kestner主張,男性的形象給予艾琳公共的、流動的自由,是本質為女性的她無法擁有,但她卻可善於利用,並用之大大諷刺福爾摩斯自滿的易容術,是對男性霸權的挑戰。註4

4. 她的結婚遠走,並不如表面所見的從此進入婚姻枷鎖中,對艾琳而言,結婚的意義有二:偽裝(保護女體免受外在危險),以及暗中操控公共事務(用她手中保有的那張照片)。

5. 在福爾摩斯出版的短篇集中所出現的照片(如下圖),都沒有清晰的描繪出艾琳的臉,再再說明她女性形象的流動性,以及雌雄同體的概念。

scan-06  

 

     說明完原著小說中艾琳的女性呈現之後,下一篇將會介紹20世紀末最有名,由紐約時報讚譽「最完美的福爾摩斯」-傑米布萊特(Jeremy Brett)(見下圖)主演的《夏洛克福爾摩斯冒險史(The Adventure of Sherlock Holmes)》(1984-1985),如何「忠於道爾(Do The Doyle)」的改編成影集,以及與當時社會歷史的關係為何。因為本文本是我碩士論文計畫,但因種種原因換了主題,卻又割捨不下這份喜愛,也不想浪費先前所做的研究,所以就與各位分享,若有問題請不吝賜教:)

brett46  

 

 

註1 柯南.道爾,王知一譯(1999)。福爾摩斯辦案記 福爾摩斯辦案記 福爾摩斯辦案記。台北市:臉譜文化出版。

註2 英國倫敦著名四所律師學院之一,歷史可追朔至14世紀。

註3 Elizabeth C. Miller, 'Private and Public Eyes—Sherlock Holmes and Invisible Woman', Framed: The New Criminal in British Culture at the Fin de Siecle, (Michigan: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, 2008)

註4 Joseph A. Kintser, Masculinities in British Adventure Fiction, 1880–1915, (Tulsa: University of Tulsa, 2010)

 

 

 

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崔 的頭像

    崔什麼

    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7) 人氣()